世界新资讯:历时九年,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2023-06-09 17:07:20 收藏拍卖杂志

历时九年,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2023年6月9日是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位于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内的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研究中心是南越王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墓保护区、陈列展览区、配套服务区以及文物仓库区一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王墓展区建筑群。

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内设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图书资料库房与阅览室、教育体验空间、学术报告厅等功能空间。中心落成后,将推动对秦汉历史、南越国史、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等相关领域研究;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满足两馆合并队伍扩大后办公空间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图书阅览等活动与公众共享文化设施建设成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提升岭南文化影响力。


【资料图】

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01

历时九年终落成

见证王墓四十载

2023年是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南越王博物院致力于在考古遗址基础上,打造成一个集展示、利用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博机构。40年前的今天,象岗山上古墓重现人间,依托于南越文王墓,一个建在原址上的博物馆拔地而起。1988年,综合陈列楼竣工,博物馆对外开放;1993年,随着主体陈列楼的落成,博物馆全面建成揭幕;时隔30年,博物馆重要组成建筑——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揭牌开放,鸣响了南越王博物院下一个十年的起跑号令。

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自2014年开工,共历时9年建成。整体设计参考象岗山五六十年代地形地貌资料,在新建建筑上覆土绿化,恢复象岗山山体风貌。研究中心为半地下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平面布局,建筑环绕中庭设置,共设三层,并预留停车场用地;建筑外观主要采用红砂岩装饰,设计有光棚,与原有建筑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屋面植草和树木,利用高差可与陵墓保护区绿化连成一体。

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外景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的规划设计以古墓为中心,根据规划分为古墓保护区陈列展览区配套服务区文物仓库区和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五大部分,其中四大区域已投入使用多年,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则是亟待补充的重要设施。随着研究中心的正式使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的第五块“拼图”正式拼好,五大功能区域日臻完善,这也是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的最佳献礼。王墓展区根据规划分为古墓保护区、陈列展览区、配套服务区、文物仓库区和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五大部分。

据了解,为纪念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南越王博物院于6月9日晚举办了“博物馆奇妙夜之梦回南越”夜场活动。活动邀请了200名汉服爱好者身着古代服饰,一同进入南越国的“梦幻世界”:感受古国的礼仪与风情,邂逅文物精灵、完成互动闯关任务,体验烧烤、投壶、编钟歌舞等特色活动。“博物馆奇妙夜之梦回南越”夜场活动主打沉浸式古风体验,让博物馆爱好者在6月9日这个纪念日与南越国文化零距离接触。

02

研究中心“三室一厅”

打造多元研究空间

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涵养文化自信,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着力打造面向公众的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图书资料库房与阅览室、教育体验空间和学术报告厅等多元历史研究空间。揭牌仪式当天,这些空间分别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公众体验活动。

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

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位于研究中心二楼,建筑面积297平米,设有摄影绘图室、科学分析室、综合分析室、修复室、小型金库、设备间等几个主要功能空间。其中,修复室旨在对金属、陶瓷、石质、纺织品、纸张书画、壁画和漆木器等7类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操作。在投入使用后,实验室双线并进:一是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以及文物研究分析;二是开展造纸、草木染、灯工玻璃的手工艺工作坊和策展、保管、修复等主题研学活动。

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

揭牌当天,实验室举办了“古法千年——文物拓印”体验活动,活动邀请了著名文物保护修复专家、拓片名家陈灿强先生现场教学。

图书资料库房与阅览室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致力于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博图书馆”,重点拓展《广州大典》、文博专家专藏等专题资料服务,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博专家赠书书库,总数达两万七千多册。图书资料库房与阅览室(简称图书室)设于研究中心二楼,由阅览区、藏书区、办公区组成。其中阅览区陈列《广州大典》,所有书刊实行开架阅览;藏书区为文博专家黄展岳先生、麦英豪先生、林业强先生、曾骐先生赠书文献存放地,所藏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等,藏书区书刊实行半开架阅览。

据了解,图书室未来将对文博同行实行预约开放,供读者查阅文物考古与博物馆等领域文献,以提供了解历史文化的多元途径。

图书资料库房与阅览室

6月9日,图书室首次对外开放,并邀请了文博同行、博物馆爱好者一同揭开藏书的神秘面纱。

教育体验空间

为助力“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南越王博物院在研究中心三楼精心打造“消失的银盒——海丝主题体验空间”(简称活动室)。该空间结合当下青少年喜欢的“剧本杀”精心策划主题体验活动,设置了海丝科普区、银盒展示区以及珍宝区。6月9日当天,第一批体验者在了解海丝文化和银盒特点的基础上,以“寻找消失的银盒”为故事主线,通过“闻香识别”“外来物品比划猜”“寻踪识影”等闯关活动,赢得线索,进而推理、解密“消失的银盒”。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为“海丝”申遗注入青少年的力量。

教育体验空间

“消失的银盒——海丝主题体验空间”活动现场

学术报告厅

学术报告厅占地面积为147㎡,报告厅采用红黑为桌椅主色调,墙面及地毯设置为米灰两色,空间整体舒适典雅,报告厅在音响、视频、投影等设备上进行了完备的配置,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行讲座、会议或学术报告等事项。6月9日当天,学术报告厅迎来第一场学术讲座,著名学者魏峻先生进行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主题分享。这也是2023年“华音宫讲坛”首场讲座,讲座从港口、沉船、货物和商人等视角呈现宋代海洋贸易的状况,总结其整体特征及阶段性变化。

学术报告厅

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依托南越王博物院人才队伍,以南越国史专题研究为学术支撑,是集专业性、开放性、综合性为一体的研究平台。研究中心揭牌后,南越王博物院将加大对秦汉历史、南越国史、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等相关领域研究,擦亮研究中心的牌子,将其打造成国内研究、展示南越国历史的中心,推动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

今后,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将成为南越国历史研究的主要阵地,研究人员在优质硬件条件的支持下,将持续深入研究相关学术主题,并及时转化为专题陈列展览成果,以飨公众。

编辑|coco

图片、资料|南越王博物院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方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