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闻】粗钢产量平控对原料产品影响分析

2023-04-28 23:52:24 卓创资讯

【导语】市场有关于粗钢减产幅度的传闻较多,目前较权威的定调为延续平控思路。本月中旬财联社报道,2023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定调为平控,即在2022年10.18亿吨基础上不增不减,下半年再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总量控制。从目前透漏的控制政策来看,上半年主要依靠钢厂自主决定生产情况,而下半年有限产政策控制总量。具体政策尚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文件。

一季度粗钢产量增量可观

今年以来,在市场普遍对经济复苏的强预期下,一季度钢企生产积极性和粗钢产量均超预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3月中国粗钢产量9573万吨,同比增长6.9%,日均产量308.81万吨,创历年同期新高;1-3月中国粗钢累计产量26155.57万吨,同比增加1817.97万吨,同比增长6.1%。


(相关资料图)

粗钢产量压减延续,后期有望全面落地

2021年以来,粗钢产量压减成为近几年钢铁行业调节的重要手段,2021年粗钢产量10.33亿吨,较2020年下降3198万吨,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2022年,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四部委继续开展粗钢压减工作,全年粗钢产量10.13亿吨,较2021年下降1978万吨,两年间累计降幅达5176万吨。

2023年来看,一季度粗钢产量已然很高,不管是压减粗钢视角还是终端需求视角,目前的高位日均产量长期不可持续。目前预判粗钢产量平控路径可能有两种:一是在5-7月份终端需求淡季时钢厂自主加大减产力度,将产量总体控制在2022年同期水平附近,三四季度后续产量基本与2022年同期相当;二是在5-7月份钢厂减产积极性有限,那么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面临非常大的减产压力。结合当下钢铁产业面临的压力,执行第一种路径的概率较大。目前钢厂盈利能力转弱,长期亏损压力下,4月下旬开始四川、云南、山西、陕西、辽宁等多地钢厂自发性的检修计划增多,但减产不同步,目前西部钢厂减产力度大于东部钢厂,河北、江苏等产钢大省减产比例不高,后期仍需等待官方层面政策。

全国粗钢产量平控,原料需求将受较大影响

根据中钢协中上旬产量数据推算,4月份粗钢产量至少维持在9400万吨,日均粗钢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以上,按照粗钢平控要求,根据去年1-4月份粗钢产量推算,今年5-12月份粗钢产量将同比减少1900万吨以上,同时将带来成材供给缩量、原料需求减量的结果,那么原料价格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铁矿石:一季度国内生铁产量累计21983万吨,同比增长7.6%,折铁矿消费增加3000万吨左右,而1-3月我国铁矿石进口2.94亿吨,较去年增加2606万吨,因此一季度铁矿石总库存连续去化,基本面保持供需偏紧的格局。二、三季度随着国内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稳步推进以及废钢供给的回归,铁矿石需求端或将面临钢厂检修增加,同时供给发运逐步回升,铁矿石供给增速预计大于需求,铁矿基本面弱预期逐渐变为现实,后期或将考验铁矿成本支撑。

焦炭:焦炭由于产能过剩,其供给变化完全取决于焦煤供给能力和焦化利润高低。过去两年由于焦煤供给紧张,导致焦煤高价格和高利润,但是今年进口煤增长,焦煤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后期将进一步增加焦煤供给能力,焦煤供给过剩格局基本定型。而国内粗钢产能平控政策,将导致焦炭需求下行,如果焦化利润持续偏低甚至亏损,焦化企业停产压制焦煤需求,焦煤价值和利润也将回归至合理区间,产业链利润将重新分配。

铁合金:铁合金是炼钢中的辅料,其景气度与钢铁行业息息相关,是处于产业链中地位弱势的品种,产品的估值及定价权一般掌握在钢厂手中。目前“双碳”政策对于硅锰、硅铁供需两侧的影响体现出差异性,供给端均面临大产能置换投放后带来的供给压力,而需求端的粗钢继续受到压减政策制约。因此在需求存量甚至减量局面下,叠加吨钢利润持续走低,钢企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其对铁合金招标将保持较强力度的压价,硅锰、硅铁价格也或将再次长期徘徊在成本线附近。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方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